검색 상세

<離騷> 상징어휘의 샤머니즘적 배경에 관한 연구 : The Shamanic Background of LiSao's Symbolic Words

The Shamanic Background of LiSao's Symbolic Words

초록/요약

屈原作为王族,任左徒官职,补佐懷王的事实,还有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中原巫术急速衰落,但在楚国民间还是朝廷都彌漫着巫术雰氛,君王还亲自任了萨满,从而可以断定屈原可能就是巫师,或者熟悉巫术的传统和功能的人物。≪离骚≫至少是在巫术传统的背景下,有了这些各种巫术的功能和形式的融入,才能成为中国抒情诗的最伟大的作品。這些有關屈原身世和巫俗的關係已經是相當多的硏究楚辭的學者提起過的。本研究以东北亚的萨满教和中国古代的巫术皆属于同类意思形态的宗教观念作为前提,对萨满教的特徵與<离骚>中表达抒情的象徵语言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离骚>中主人公认为理想乐园而奔去的昆仑山,就是萨满连接人间与天界的宇宙轴概念的中国式的具体表现。<离骚>中香草和美玉能够成为重要的象徵语言,是因为它既是古代巫术中的祭祀工具也是迎接神靈的工具。≪离骚≫中把神靈都描述成主人公的随从,这体现了祈求神靈保护的普通人之上的掌管神靈的巫师的权威,也是大巫师屈原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并控制小巫师为习以为常的具体表现。把龙、凤类的神靈动物描述成上天界的同伴以及得力助手,是因为这些动物在中国古代巫术中都是巫师登天时使用的工具。≪离骚≫涉及的内容可分为现实中的矛盾和现实世界的脱離,體现脱離现实世界奔向理想世界的天界旅行反映的就是萨满的迎接神靈的忘我脱魂的代表性巫术。

more